▲統計全台有10大行政區,成屋、預售每坪均價僅差距5萬元內,凸顯預售的高CP值。(圖/記者項瀚攝)
成屋價格優勢不再 !統計全台有10大行政區,成屋、預售每坪均價僅差距5萬元內,凸顯預售的高CP值。其中,價差最小的是桃園大園區,每坪差價僅1.5萬元,其次是高雄仁武、新北三峽、桃園觀音、台南歸仁區,價差都不超過4萬元。
《591實價登錄》統計2024年七都成屋、預售屋成交單價差距最小的10大行政區,平均每坪價差都不足5萬元,打破預售屋給人貴鬆鬆的印象。
《591房屋交易網》新聞公關組副主任畢務潔表示:「成屋雖然『看得到、摸得到』,卻也存在貸款不易,對不少購屋族來說,同樣預算下,除非立即有居住需求,不然預售具付款彈性、受限貸衝擊較小,再把未來增值性考量進去,更勝一籌。」
▲2024年七都預售與成屋價差的最小10個行政區。(圖/591統計)
觀察這10大行政區,價差最小的是桃園大園區,去年預售屋成交單價為32.8萬元、成屋為31.3萬元,兩者僅相差1.5萬元。
畢務潔表示:「大園區目前交易熱區集中在客運園區、青埔特區,兩區建案競爭激烈,呈現『成屋新、預售多』的狀況,進一步拉近預售與成屋價格。」
東森房屋中壢中美加盟店長廖壽業進一步解釋:「客運園區內預售、成屋存在有感的價差,中古屋行情在2字頭、新案則來到3字頭,甚至接近4字頭,而統計結果顯示出大園區預售、成屋價差小,主要是因去年青埔一帶有不少5~6字頭成屋交易,且客運園區還在開發初期,成屋交易筆數相對少。」
其次是高雄仁武區,畢務潔表示:「預售與成屋每坪價差約2.3萬元,仁武房價多落在3字頭,磁吸高雄年輕首購族,因此買氣也多集中於屋齡較新的大樓,壓縮成屋與預售價差。」
第三名是三峽區,價差約3.2萬元,也是新北唯一上榜的。畢務潔表示:「當地成屋交易多在房價較高的北大特區,而預售則轉向開發潛力區域布局,出現『高價成屋、低價預售』結構,讓預售更顯划算。」
第四名是桃園觀音區,價差約3.8萬元。畢務潔表示:「成屋與預售供給都集中在草漯重劃區,該區新案供給湧現,但由於目前生活機能尚未到位,建商開價趨於務實,不過對於想提前卡位區域紅利的買方來說,預售反而更具吸引力。」
第五名是台南歸仁,成屋、預售每坪均價也不超過4萬元。畢務潔表示:「該區交易集中在高鐵特區周邊,過去以投資買盤為主,打炒房後投資客退場,預售開價回歸合理,與成屋貼近。」